网友倾诉:
好多天了,心里很不舒服,是因为婆婆。有点生气婆婆,有点心疼婆婆、同时更感觉到老人的悲哀。婆婆年轻守寡,一个人带大了4个孩子,当时最大的儿子才十八岁,可以想象当初是如何艰辛!这种经历造就了她敏感、多疑、好强、刻薄的性格,既有文化人的精明,又有农村老太太的泼辣。让人敬而远之。她可能觉得她养大孩子不容易,所以在子女们跟前一直都是强势的,我们刚结婚时她才不到60岁,但也要坐在家里等我们下班回家给她做饭吃。子女们都很孝顺,没有人和她计较,可是随着她年龄的增大她脾气越来越大,住到谁家找谁的事!比如前几天在大姑姐家。大姑姐专门有个钱包装些零钱以备她用,她有时出去转转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,那天她出去买了一些便宜的西红柿。大姑姐看到不好就说“你以后挑好的买,不要只看便宜。”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,和大姑姐不依不饶的闹了一中午,说大姑姐嫌他花钱,最后甚至躺倒地上……大姑姐没有办法只好把几个儿子都叫来劝说。
此类的事情有很多,我就不一一列举。搞的子女们都不胜其累。说实话,我很同情婆婆,觉得她少年丧父(她15岁时父亲就死了,她是老大,有两个弟弟)、中年丧夫,到了老年该享点福了。但是,我也害怕她!我和老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(她的其他子女都没有稳定工作),万一在我家里闹,不了解情况的外人会如何看我?真的好为难!老人一个人在家很寂寞,下班回到家肯定要和老人交流,但交流的过程就是不定时炸弹,因为不知道哪句话会让她突然翻脸。子女们也想让她一个人住并且找个保姆伺候她(她生活能自理,但因为年龄太大一个人住子女们都不放心),但同时又担心:她与子女们都合不来况且保姆?
老师,对于这种情况,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呢?
专家答复:
解决问题先要找到问题的根因,首先不妨来分析你婆婆为什么会这样?
她年轻守寡,一个人拉扯大4个孩子,这对一个女人来说相当的不容易,完全可以用辛酸一词来形容。想要拉扯大4个孩子,过于柔弱显然不行,于是正如你所言,造成了她的强势和不容侵犯的性格特质,同时也让她变得敏感多疑,因为要保护孩子,一个女人会处处充满着防备,也必须要好强,否则何以立足?这些性格对当年的她来说完全是一种优点,也是生活的必须,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,子女的成家立业,她的价值似乎不复存在,当年的这些性格特质就反而会变得让人无法接受,给人多疑、刻薄的印象,与人难于相处,因为当年的精明与泼辣,现在统统都不需要了。可骨子里养成的行事风格和性格特质岂能说改就能改的?特别是对老人而言更是如此。
像你婆婆这种情况,有点像领导刚下台或者革命老同志,以前很强势,可以指挥很多人,或者曾经做出过很大的成绩,一旦下来了,他们的心里就会有一个不适应期,心怕自己没价值,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改变也让他们难于适应,于是总忍不住想去管点事,而现实却很残酸酷,似乎大家不再需要他了,这会让他们非常的失落,从而脾气变得异常难侍候,这也正是大多数的人感觉是,老干部和老同志很难缠,曾经做出的成绩越大,就似乎越难侍候,因为他的心理落差越大,这就是问题的根!
怎么办?该怎样跟这样的婆婆相处?理解她并发自内心尊重她,以爱去融化她。在我看来,爱具有融化一切的神奇力量。同时,发挥她的余热,体现她的价值,让她感觉你们仍然需要她,但不是利用支使她。
很多人总是抱怨很难跟这样婆婆或曾经做出过成绩的老干部相处,觉得他们总是喜欢吹毛求疵,甚至认为他们喜欢居功自傲,这显然只是表浅的理解,没能真正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。其实,他们的潜意识始终有一种担心,担心自己不再有权威,不再有人听自己的话,担心别人不再尊重自己,担心自己毫无价值不再被人需要。被人需要是一个人活着的根本动力之一,如果一个人活着,这个世界却没有一个人需要他,我想他会疯掉的,纵有家产万贯,不愁吃不愁穿甚至都不愁,他活着只有痛苦,这就是人的心理需要。